慧聪应急救援网讯 ;
昨天上午,瓯海区三垟湿地因强降雨导致水位暴涨,湿地景区内有多名游客被困孤岛,有人因自救不慎导致受伤,还有多名游客落水。还有一辆汽车从桥上冲入水中,车里有人被困,情况万分危急。
温州消防探索组建的省级水域救援专业队闻讯后,立即赶往现场。海天飞人、无人机编队、水面救生遥控机器人先后冲进灾区,桥降救援组、潜水组分头施救……
这是一场汇集温州消防水上精英的大演习,也是水域专业队建设阶段性成果的现场展示。
无人机编队运物资比水运省时70%
演习开始后,指挥中心选取距灾区最近的无人机,输入灾害地坐标,直接异地起飞,用最 快的速度将现场画面情况反馈至指挥中心。
“我们可通过无人机细致查看现场环境,将信息第一时间反馈给参加救援的单位。”指挥员说,他们还有辅助救援无人机,可以实施空中喊话,稳定被困人员情绪,还能紧急抛投救生圈,提高落水人员的生还概率。
无人机运送物资比水运节省70%~80%的时间,市消防救援支队研究出“多架无人机空中协同救援编组战法”,通过协同救援提高总体载重量,针对多名游客落水的情况,可利用细致的任务分工,开展精准化无人机救援,大大提高救援效能。
“救命!救命!”发现游客后,无人机纷纷抛投下救生圈和发烟罐,给远处的救援队提供精确位置坐标。
海天飞人使用喷射式悬浮飞行器
考虑到现场被困人员多,风急浪大。
嵌入式气动冲锋舟、玻璃钢船型冲锋舟和机动橡皮艇先后被投入救灾。
这些先进的设备各有适合的水域:嵌入式气动冲锋舟动力好、行驶稳定,适宜在宽阔干净水域进行大范围搜救;玻璃钢船型冲锋舟运载能力大、机动性强,适宜在城市内涝中运输与搜救;机动橡皮冲锋舟机动性强、操作携带便利,适宜在复杂水域、激流救援中使用。
专业队还派出了海天飞人,队员穿戴上喷射式悬浮飞行器装置,通过向下喷射高压水柱的方式,让自己被托举在水面上,从而做出一些高难度动作,展现了队员出色的控制能力和协调性。
高科技手段的科学运用,让水域救援专业队如虎添翼。
随着舟艇等编队的投入,大部分落水者被救起。
水面机器人把溺水者快速运回岸边
还有一些游客被困在水文复杂区域,船只难以靠近。专业队出动2台水面救生遥控机器人,在无人机编队的配合下,它们以每秒8至10米的均速来到溺水者身边,这种机器人水上载重约160公斤,溺水者抓住机器人的把手与抓绳,机器人立即把人安全运到岸边。
机器人在水中的速度比人类快数倍,队员只需站在岸边操作。
为防游客被洪水冲走,专业队还在下游设置多重保护。“现在大家看到的是桥梁拦截救援。”指挥员介绍,三名队员穿戴齐全个人防护装备,在桥梁上利用消防车或其他硬物制作锚点和保护站,做好下降准备,把握好入水时机,在溺水者即将通过下方时,迅速通过绳索垂降入水,采取接触牵引救援的方式,将溺水人员营救上岸。整个演习行动一气呵成。
5∶1的淘汰率铸就35人省级救援队
温州的海岸线长达355公里,历年来是台风影响的重灾区,再加上境内分布瓯江、飞云江、鳌江三大水系,水域资源丰富的同时也导致涉水险情居高不下。据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共接警处置涉水救援120余起。这支刚刚组建的水域救援队主要以水面人员搜救为主要专业。建成后主要承担辖区内河流域、沿海浅水、城市内涝、激流洪水灾害的搜救任务。
支队战训科科长孙静说,专业队对入选人员有严格要求,队员须通过长跑、绳结、游泳、潜泳、理论“五项测试”,按照5∶1的淘汰率,确定35名人员名单。进队后,还要实行“定期考评、末位淘汰”,确保队员从优选拔、竞争上岗、形成梯次。
支队长罗军介绍,去年公安消防部队转制以来,消防已由单一“灾种”救援向“多灾种”“大应急”转变,为迎重任,市消防救援支队主动承接水域救援专业队试点。支队多次派员赴广东、广西、湖北、江苏等地考察,走访调研省内外民间水域救援队学习经验,研究拟定《综合性应急救援队建设实施方案》《水域救援队建设推进方案》。经过专家的反复论证,一支“精细化人员编配、标准化装备配备、规范化科学组训、专业化灾害处置”的水域救援专业队伍酝酿而生。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