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应急救援网讯
出北京主城区一路向西北,在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部队营区,驻扎着一支足迹踏遍世界、声名享誉世界的部队——中国国际救援队。
作为我国唯一一支联合国重型救援队,自2001年4月27日成立以来,中国国际救援队先后10次走出国门参与人道主义救援,在陌生国度的废墟之上与生命和时间赛跑。
在这里当兵从军,是一件特累但是特过瘾的事。官兵不仅身怀绝技,而且个个都是“有故事的人”。应对外国媒体这件在其他部队眼中的“稀罕事”,对这里的官兵来说,却是“家常便饭”。
“我们橘红色队服上印着‘中国救援’,这太‘吸睛’了,走到哪儿都有外国记者的‘长枪短炮’,时不时就有带有奇怪台标的话筒伸到面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长庄乾江说。
前几年,一部名为《转角遇见爱》的都市剧很流行。对于中国国际救援队官兵来说,他们这些年与世界媒体互动的一个个细节,足以构成一部大剧——“转角遇见‘洋记者’”。
形象无小事
在国际救援队,一连连长陶宗鹏有个无人不知的绰号:“拼命三郎”。但只要跟外国媒体打交道,这位拼命三郎就会表现出他细腻周全的一面。
2015年尼泊尔救援,是陶宗鹏第一次担任营救分队长执行任务。那天,先遣分队在废墟下发现压埋近30小时的幸存者。灾区突降暴雨,余震频繁袭来,他来不及穿上雨衣,顾不得余震危险,带领分队奔赴救援现场。
不成想,尽管还在下雨,但BBC、路透社等国外媒体的记者早就等在那里了,废墟旁到处都是三脚架、摄像机。行动前,陶宗鹏喊住了队员,开了动员会:“大家都看到了,我们代表着中国军人的形象,一定要注意细节,不要让外媒记者看笑话。留给大家的时间不多了,一定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科学施救。”
经过34个小时的连续奋战,被困62个小时的幸存者被成功营救。这些瞬间,以及在这些瞬间中担当主角的中国军人,完整地进入了国际媒体的报道之中。
形象无小事——这个“铁律”是一代代队员传下来的。
王念法清晰记得,第一次出国执行任务前培训时的情景。
培训课上,有专家提醒,国际救援可不单纯是走出国门“学雷锋”,还是国力的竞赛、形象的展示以及对政治素质的考验。“听课的时候感觉有些夸张,可等一下飞机,迎面看见各国媒体的‘长枪短炮’,一下子就全明白了。”王念法说。
作为第一代国际救援队队员,王念法这次“开窍”,发生在2003年5月22日——中国国际救援队第一次走出国门、在阿尔及利亚北部沿海地震灾区闪亮登场的时刻。
灾情发生地,总是媒体聚集区。初登世界舞台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官兵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压力。“抢险救灾的技战术我们在国内练了两年,心里有底;可怎样跟异国媒体打交道,这个之前没有想到的新情况,一下子成了心里一块石头。”王念法说。
棘手的情况很快就来了。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发生了7.0级大地震。在接到救援请求之后,国际救援队紧急出动38人,奔赴巴姆实施人道主义救援。包括我国台湾地区救援队在内的十几支救援队伍也抵达灾区。安营扎寨已毕,正在准备开工,救援队队员陈剑往不远处的台湾救援队营区偶一张望,竟然发现一面青天白日旗升了起来。与此同时,不少外国记者也向这面旗帜聚拢过去,有的把摄像机都架好了。
急!陈剑放下手上的工具,转身就把情况向领队作了汇报。随后,救援队第一时间向有关部门报告了具体情况,给我驻伊朗大使馆与联合国现场协调联络中心的交涉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在联合国官员要求下,台湾救援队最后撤下了青天白日旗,挂起了救援队队旗。
这样的“接触”“过招”多了以后,救援队官兵逐渐体会到,直面媒体的高度聚焦,就是自己执行任务的常态,因此需要把政治敏感和思想重视表现为细节上的讲究和专业。逐渐地,一些基础性、制度性的工作开始提上日程。国家地震局专家和老队员们一道总结,把遇见媒体来访时的处置流程、回答记者提问的方式方法等,形成规范。
从此,每次出国救援前,每名救援队员都会拿到一本应对媒体手册。老队员现身说法,把手册里一条条干货背后的“故事”分享出来。
亮剑不含糊
部分外国媒体对于中国国际救援队官兵的关注和兴趣,也有一些异样的味道。
“有时候,出国救灾的副产品就是‘救舆论’。”曾多次带队出征国外的刘向阳工程师对此深有体会:“众目睽睽之下,我们只有以出色的表现,证明杂音的荒谬。”
面对杂音和异味,光靠埋头干活也不行。有时候,国际救援队还得站到前台。
2010年1月13日,海地发生里氏7.0级大地震。中国国际救援队火速集结登机,仅仅33小时之后,全体救援队员和所有装备物资就征服半个地球的距离,到达海地太子港,成为第一支人员装备全部到达灾区的国际救援队伍。热浪灼人,尸臭扑鼻,废墟狼藉,余震不断。就在这样的条件下,救援队队员顽强作战,成效显著。
就在此时,一家外国媒体忽然发出一条报道,称:中国国际救援队在海地“只救中国人”。这条报道没有信源、没有证据,但惹来议论纷纷。传到正在辛苦救灾的救援队官兵耳朵里,引发的是既委屈又愤怒的滋味。
怎么办?有人气愤地说,清者自清,我们身正不怕影子斜,继续救人,谣言就会不攻自破。可是,时任队长刘向阳思来想去,觉得不能这样被动:“我们就在海地,没有人比我们更知道事实。这种时候,我们不说话,就是失职。”队领导一边安抚队员们的情绪,确保救灾工作持续推进,另一边,一系列驳斥谣言、澄清真相的行动也在紧锣密鼓地推进。
刘向阳第一时间向外交部做了汇报,并在出席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例行会议时,将我们救援的真实情况上报联合国,对这一不实报道严肃抗议、据理力争。
就像太阳驱散阴云,这一系列行动之后,那些无厘头的谣言再也不见了,反而是中国驰援海地的人道主义行动产生了更广泛的国际影响。时任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来到救援现场慰问中国国际救援队时说:“非常感谢中国国际救援队艰苦而出色的工作。”
佳话传天下
作为特殊的“和平使者”,中国国际救援队总是现身在危难之际、为解困纾难而来。他们走到哪里,就把我军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形象传播到哪里,就把中国军人的好故事讲述到哪里,就把友谊和生命之光播洒到哪里。
震惊世界的印尼大海啸发生之后,中国国际救援队官兵又一次第一时间到达满目疮痍的灾区。印尼当地天气炎热,遇难者遗体很多,根本来不及及时处理,在高温之下已经开始腐烂,现场的气味、氛围,“靠语言是形容不出来的”。
一个难题是,在当地人的风俗和信仰中,遇难亲人尸体保留得完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做到这一点,对救援官兵来说,就是在极端的任务中又加入了极限的考验。
一天下午,结束连续7小时高强度工作、完成海滩清理任务的卢杰、朱金德、张如达和夏宏亮四名队员,拖着疲惫的双腿,准备返回驻地喘口气。一位40多岁的印尼妇女冲过来拦住了他们,双目淌泪,颤抖地指着不远处的一处废墟:“中国朋友,帮帮我吧!帮帮我吧!”
废墟下掩埋的,是这位妇女丈夫的遗体。四名队员二话不说,跟她来到废墟现场,在她的指点下展开搜索。半小时的搜寻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了遗体的具体位置。
当时已经是震后第12天,遇难者的遗体已经高度腐烂,取出难度极大。见到这种情况,那名妇女情绪失控了,不断哭喊,恳求救援队员能够保留逝去亲人的完整遗体。妇女的哭喊声,也将正在附近的许多记者、当地群众以及新加坡、墨西哥救援队的队员都引了过来。看到了遗体腐烂被压的实际情况,众人心中悲戚,但也只能无奈地摇头。
记者的镜头,众人的视线,聚焦在了四位中国国际救援队队员身上。经过短暂的思考,他们决定分组展开作业,由卢杰和张如达用军刀削树枝,夏宏亮和朱金德用军刀从两侧掘进。强忍着刺鼻的恶臭,工作了将近2小时,他们硬是用军刀把缠在尸体腿部的树枝削完,并在尸体旁边掘了深槽,把担架放在里面,将尸体完整地移了出来。
四位队员累得虚脱了。那位妇女把他们伤痕累累的手抱在怀中,久久不愿松开。周围的人群阵阵欢呼,墨西哥救援队的同行们把“Verygood,China!”喊成了此起彼伏的口号。这感人的一幕被在场记者的镜头记录了下来,快速流传,被称为“最温情的新闻”。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