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应急救援网讯
6月24日一早,王颖杰在开车回成都家中的路上。为一场水灾中的通信抢修,他已经三个星期没回家了。作为四川移动阿坝分公司的总经理,他和公司的员工已经习惯了这样的工作节奏。
只是这次他依旧没法享受久违的休息时间。“茂县叠溪镇新磨村富贵山山体突发高位垮塌”的消息就传到了他和同事这里。与此同时,四川移动茂县公司网络部经理李元刚也一大早从床上蹦了起来,立刻简单收拾了几样东西便赶往公司集结。
当日早八点,李元刚和同事准备好物资,一行14人、3台应急抢险车快速响应。李元刚记得,刚到金羌岩隧道,第一个困难便找上了他们:山体垮塌导致公路中断,但是他们需要冒雨把近千斤的抢险救灾物资运到现场。
“每圈重达400余斤的通信光缆、每台重达200余斤的发电油机,我们分成两组,光缆运送4人/组,油机运送2人/组,每人负重不少于100斤,在泥泞中奋战近1个小时,步行4公里,于上午09时抵达受灾现场。”李元刚在日记中写道。
到达后,李元刚等人迅速根据受灾情况实时布放临时光缆、紧急更换通信设备、对覆盖灾区基站及附近基站进行扩容。
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参加过此前地震中的通信抢险。每次谈到驰援灾区,很少有人会关注到他们。多数时候,新闻中“通信恢复”四字背后的努力不为人所知。很多人忽略了,在灾区,信息通畅是一种基础性需要。灾区以外的人希望寻找到失联的家人。作为移动公司的抢险突击队,他们要面对的危险几乎不亚于救援队伍。只是他们的任务,是让信号发出,让联接重新变得顺畅。王颖杰说:“虽然部队有自己的通信系统,但是对于基层战士来说,保证手机通话畅通,万一有突发情况,对保障救援人员的安全也很重要。”
这次在茂县,情况依然。李元刚与同事先行进入现场。随后,四川移动省公司、州公司及多家救援单位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陆续抵达。同样快速带领员工到达现场的四川移动阿坝分公司副总经理徐凯旋留下了现场的一手画面。他们当时正站在滑坡山体主体的正下方,雨还在下,现场没有往日的生活气息,只剩下前来救援的人交流救援方案的声音,以及更深重的沉默。
他们的脚下是乱石,而二次垮塌的危险就悬在他们的头顶。
作为四川移动茂县分公司的经理助理,茹么磋得知灾情发生时还在住院。她患有支气管炎,说上几句话便咳嗽得厉害。她刚满7个月的儿子还在哺乳期。但是,小家伙不得不在6月24日那天提前断奶。茹么磋认为自己熟悉当地情况,也了解茂县公司的人员配置,于是她在医院当即停止了输液,跟团队一起出现在了抢险现场,直到第一天救援结束,已到凌晨三点,才在同事的催促下回到了儿子的身边。
过家门而不入的王颖杰与省公司汇合,迅速赶往现场。在路上他们得知,13时26分,茂县松坪沟游客中心移动4G基站已抢通,应急指挥部语音通信拥塞得到缓解,4G数据通信恢复正常。
当晚20时,按照指挥中心的统一安排,除部队外其余抢险救援队伍撤出灾区中心。但是,清点物资、部署次日工作之后,第一天的工作到凌晨三点才正式结束。灾区气温此时已然很低,穿着棉大衣才能勉强御寒。他们回到车上简单休息。第二天早六点左右,他们又再次带上黄色的头盔,投入工作中。
6月25日,李元刚等人徒步携带通信光缆、扩容板件等设备进入灾区的中心地带。当天晴空高照,但这意味着温度也成为了他们的敌人。抢险队员穿着双层抢险服、每人至少负重100斤,深色的衣服上早已出现一圈圈白色汗渍,还第一次借助挖掘机涉水寻找最佳的光缆铺放位置。他们的作业面所在的海拔与救援部队相似。
截至6月25日16时45分,四川移动率先抢通松坪沟景区内的白腊寨、岩窝、松坪沟三个基站,已投入现场抢险人员70余人、应急通信车3辆、抢险车9辆、应急油机24台、卫星电话9部、光缆260公里。据介绍,“四川移动茂县灾区通信能力全面恢复且超过灾前水平”。
救援第三日,山体再次发生滑坡的威胁依旧。及至下午,乌云再次覆住了灾区现场和指挥中心,雨滴时不时落下。为了保障现场人员的安全,防止次生灾害,傍晚,除部队外其他人员根据安排撤离旧指挥中心。王颖杰介绍,他们只能留下一辆应急通信车和五个人。修好的基站也可能再次被次生灾害破坏,茂县分公司总经理周元等人主动留在了抢险第一线。
“不知道山体要不要垮,垮多大量,说实话我们也知道是在冒着生命危险。”王颖杰说。距离灾害发生已十余天,截至发稿,移动公司依然有少量人员留在灾区当地保障通信。他们将持续坚守,直到这片土地的满目疮痍被暂时治愈。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