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应急救援网讯
上海将力争在三年内初步建立起一支航空医疗救援工作队伍。
6月17日,由上海市卫计委主办,上海市公安局、上海市交通委员会支持,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承办的“2017上海市航空医疗救援体系与管理研讨会”在沪举行,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会议中获知上述消息。
今年年底,首先打造以瑞金医院为首的标准化基地医院,在航空医疗急救的设备与病房配备、医疗救援队伍、院内外衔接流程等多个方面定制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模式。
当前,上海航空救援体系建设仍然以保障公共赛事与公共突发事件为主,而限于低空管制、保险配套缺乏、救援费用高等条件限制,航空救援未能在社会普及。
与会人员透露,目前在上海以东海打捞局第一飞行队和上海市政府飞行队为主要航空救援的政府单位,前者尽管有救援但缺乏相应的救护设备,一旦遇到危重病人,对抢救时间和医院内外的衔接带来很大考验,而后者主要承担交通巡航、赛事保障等与公共安全相关的任务,两者在医疗设备的配备和专业救护人员方面的力量仍然显得很薄弱。
也有一些专家指出,目前也有民用通航进入航空救援领域,但由于低空管制受限、医疗商业保险并未普及,尽管硬件条件完备,然而也缺乏一支航空救援队伍。
如何建立起适合上海城市发展的航空救援体系?
上海市卫计委应急办主任何智纯告诉澎湃新闻记者,从去年开始,随着国家卫生计生委提出“启动陆海空立体化紧急医学救援网络建设,推进各类紧急医学救援国家基地、区域中心试点建设”的工作要求,全国各地开始探索航空紧急医学救援工作机制和模式,上海市也在“第四轮加强公共卫生体系三年行动计划中”加入了“上海航空医疗救援中心基地医院建设与应用”的发展规划。
据介绍,目前上海拥有空中停机坪的医疗机构总共包含5家,除了建造较早的瑞金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近年来还有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东方医院等。
此外,上海在航空医疗急救领域的国际化交流也逐步开展起来。
6月17日,中捷航空医疗救援服务合作项目宣布正式启动。这一合作项目起源于今年5月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瑞金医院与布拉格紧急医疗服务部和捷信签署的一份《关于航空医疗救援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瑞金医院副院长陈尔真表示,未来2年间,布拉格紧急医疗服务部将对瑞金医院的航空医疗救援医护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编写相关临床和技术指南,以及提供直升机紧急救援服务中心、急救中心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的三方联络培训。此外,双方还将共享信息和数据,联合出版研究成果,对各项指南进行比较研究和审核,交流典型病例和流行病学研究成果,并互派人员交流学习。
何智纯表示,按照规划,上海将力争在三年内,建立符合本市特点和需求的航空医疗救援指挥和管理系统,航空医疗救援基地医院管理制度、工作规范和流程,伤病员现场急救-空中救援(空中ICU)-基地医院救治为一体的航空医疗救援体系,实现伤病员从现场急救、空中救援到基地医院后续专科治疗的无缝衔接,并初步建立起一支航空医疗救援的工作队伍。
“预计今年年底,瑞金医院作为基地医院的标准化建设单位将建立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救援体系标准,今后,这套标准也有望普及到其他具备救援条件的医疗机构,服务人群主要覆盖整个长三角地区。”
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