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应急产业网

珠海渔民自组救援队 十年救助近百艘船只400余人

慧聪应急产业网 https://www.cer.hczyw.com 2017-06-01 10:40 出处:四川新闻网 作者:赵权军编辑:@iCMS
慧聪应急救援网讯大海养育着世世代代的渔民。然而大海“性格”多变,又时时刻刻在考验着他们。漂浮在汪洋大海上,渔民和渔船都显得太渺小。如果遇到事故,守望相助便成为最好的选择。

慧聪应急救援网讯大海养育着世世代代的渔民。然而大海“性格”多变,又时时刻刻在考验着他们。漂浮在汪洋大海上,渔民和渔船都显得太渺小。如果遇到事故,守望相助便成为最好的选择。

在珠海,有一支主要由渔民子弟组建的救援队伍,十年间,他们救助400余人、近百艘船只。多年来,这支主要由渔民子弟组建的队伍,多次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及金湾区人民政府的表彰及嘉奖。近日,协会的13名队员还被珠海市评定为见义勇为。

渔民组成救援队

珠海有漫长的海岸线。在金湾、高栏一带,每天出海作业的渔民至少有5000人次。

曾张容是金湾三灶镇中心村的村民,从小生活在海边的他目睹过许多海上事故:渔船损坏、人员落水、暴风雨来袭……他说:“渔民作业,最害怕的就是意外。很多人心里都清楚,一旦出事,死亡率很高,很少能活着回来。”

2007年3月20日,曾张容带领4位渔民创立三灶渔民海上救助队。曾张容的电话,附近的渔民都知道。谁家有困难,只要一个电话,渔民救助队就会赶到现场。队员杨华贵告诉羊城晚报记者,祖祖辈辈在海上打鱼,谁遇到问题,都会帮一下,这成了渔民之间不成文的约定。

后来,加入到这个组织的渔民子弟越来越多。2014年5月,他们正式注册成立了“珠海市金湾区海上救助协会”,曾张容担任会长。新成立的协会被列入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的海上搜救成员单位。现在协会有90多名成员,自筹资金购买了25艘救助船。

接报3分钟启动救援

由于依海而生,他们更熟悉附近海域情况。他们给自己设下了目标,接报后3分钟内启动救援行动,保证在金湾区行政海域1200多平方公里内,25分钟到达现场展开搜救。

2015年7月20日23时,协会接到海上搜救中心指令,在园州岛北面有一艘作业船因风浪大断锚遇险。当时海面东风8级,浪高五六米。但协会6名队员依然决定赶往现场。坚持到第二天凌晨,他们成功将船上9人救回。

十年间,这支民间公益队伍的名气越来越大。2013年救起遇险人员21人、遇险船6艘;2014年救起遇险人员64人、遇险船10艘;2015年救起遇险人员44人、遇险船7艘;2016年救起遇险人员67人、遇险船10艘。

海上意外,意味着死亡有可能出现。对此,协会决定由6人组成专业打捞队,配置一条打捞船。曾张容说,他们要做公益捞尸,不向家属要钱。这种公益打捞至今已经十年了。曾张容告诉羊城晚报记者,“打捞尸体是对死者的尊重,也是对家属的一种安慰。”十年时间,他们打捞了93具尸体。

被救后加入救援队

林绍广是当地一名80后渔民,作业时曾三次遇险。2009年7月16日,他和另外一名渔民出海打鱼,突然船只坏了,在海上漂了四五个小时。接到求助电话后,协会派出了船艇前往救助。

一年后,他到海上作业时,又遇到了问题。那是2010年11月的一天,原本风平浪静的海面,突然起了八九级大风。而当时林绍广开的渔船只有15匹马力。“这意味着,一个海浪打来,随时会翻船。”林绍广只能到附近的孤岛——清州岛避风。被困岛上的林绍广全身被海水打湿,冷得瑟瑟发抖。

到了晚上7点多,周边一片漆黑,但风浪依然没有减小。林绍广想起了曾经帮助自己的曾张容,于是尝试拨打了电话。当时的情形,曾张容是这样描述的:“平时我们开船到清州岛,只需要十分钟。但那次我们用了半个小时,海面掀起的浪太高。”

2012年2月20日,林绍广和另外两个渔民在蚊洲岛打鱼,渔船发动机突然发生爆炸,一名渔民重伤后死亡。当时前往现场救助的,仍然是这个民间组织。

经历了这一切,林绍广内心感触良多。2014年2月,他也加入了这个组织。

面对质疑没有停步

曾张容刚做这些事情的时候,周围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这样没好处的事情谁会去做。“对那些当初质疑我们动机的人,我们十年的坚持,就是最好的回应”。

多年来,这支主要由渔民子弟组建的队伍,多次获得国家农业部、中国海上搜救中心、广东省海上搜救中心、珠海市海上搜救中心及金湾区人民政府的表彰及嘉奖。近日,协会的13名队员还被珠海市评定为见义勇为。

不过,这个民间组织如今在发展中也遇到了新问题。例如救助船只能停靠在租赁的码头,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等等。“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

0

精彩评论

暂无评论...
验证码 换一张
取 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