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聪应急救援网讯 为提升大震巨灾救援能力,提高针对地震废墟压埋人员的搜救工作效率,搜救中心在科技部科技项目支持下,联合社会力量,大力开展废墟下生命探索技术装备研发工作,并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为加快科技成果转化,3月21日至22日,中国地震应急搜救组织专家,利用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生命探测与搜索关键技术研究与装备研发”项目中雷达生命探测技术部分产出成果,在位于北京凤凰岭国家地震紧急救援训练基地内的搜救机器人测试实验基地的生命探测雷达测试试验区,面向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和浙江省志愿者救援队共计110名队员开展了示范应用培训。来自该项目主要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第四军医大学、西安必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华诺星空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等多名项目研究骨干共同实施了设备现场操作示范和系统应用培训。
搜救中心领导班子对这次新装备培训工作高度重视,中心李志雄副主任在培训前专程前往基地培训现场勘查指导,对现场环境、试验和示范应用方案等提出了改进意见。随后,项目负责人尚红研究员组织各课题和任务负责人对示范应用培训方案进行了优化完善。
本次示范应用培训所用装备主要包括移动式机器人化生命探测雷达、主动便携式多目标生命探测雷达、低空机载生命探测雷达等几款新型地震生命探测专用设备。
在培训课堂上,设备研发专家系统地给学员们讲解了生命探测雷达装备的原理、功能和操作方法,并结合地震灾害救援实际,讲解了地震灾害现场几款生命雷达探测工作的工作流程和注意事项。培训现场,教员和学员频繁互动,救援队员们学习热情极高,积极参与仪器设备的动手操作。通过应用教学培训,参训官兵和志愿者对生命雷达探测技术装备的功能、操作方法以及测试试验方法等有了切身体会和了解,许多救援队员已初步掌握了教学应用雷达的操作技能。学员们纷纷表示,借助于现代科技装备,将会对未来的地震灾害生命搜索与救援工作起到极大的帮助,希望这些先进设备尽快列装,以便尽早用于救援队的日常训练和实际救援工作。
精彩评论